巾帼先锋故事会

首页 > 党政管理 > 工会 > 巾帼先锋故事会 > 正文

阳泉师专“巾帼先锋故事会”第三季第二十五期:千年鼓乐 文化瑰宝—走进平定武迓鼓|主讲人:阳泉师专艺体系教师李亚琪

2023年11月11日 13:56阅读数:

大家好!我是艺术体育系教师李亚琪。

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的载体和生命力的象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有着培根铸魂、启智增信的重要作用。今天,我将带大家了解我们身边的一种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武迓鼓。

迓鼓最早产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北宋末年,迓鼓乐舞传到平定古州,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讶”字有说唱之意,经过几百年的演变,“讶”字已变成了“迓”字,而“迓”字则有“迎接”“迎迓”之意。武迓鼓是平定地区古代祈雨和庙会等活动中不可替代的迎接神驾的仪仗乐舞,同时又是民间庙会、闹元宵活动的重要娱乐形式。

武迓鼓的传统剧目有《朱仝上梁山》《赵匡胤下河东》《李自成进京》等。其中传统剧目《朱仝上梁山》,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研究古代军中鼓乐、阵法和宋杂剧表演形式和民间祀神风俗之重要标本。

表演时,用象征手法表现行军破阵的场面。动作、演阵同鼓点紧密配合,收缩舒放有条不紊,繁而不乱;绕出绕进,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行进中,纵列两行,龙旗前导,“帅”位中央操鼓指挥,众“军士”且鼓且舞,环之绕之,演出各种“耍回”和“阵法”图案。

 “耍回”之舞蹈表现梁山武士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撕杀的战斗场面,“耍回”每以“内外圆场”为基础。“走阵”是通过不同阵法变换,象征攻城掠地的过程。走阵每整场下来近一个小时,以“耍回”和“走阵”相间设置,“大圆场”和“内外圆场”有规律的出现,将整个表演划分为若干段落。

在历史长河中,武迓鼓作为赛会迎神的锣鼓仪仗盛传不衰,然到了现代社会,武迓鼓逐渐失去了其主要生存环境,传承一度举步维艰。

1991年,在阳泉市同意煤矿建立了武迓鼓队,恢复了井芝峪村的平定武迓鼓队,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后,形成了详实完备的文字资料,这项文本之后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中。恢复之后的武迓鼓队三度赴省参赛,获得了山西省第二届锣鼓大赛二等奖,山西省首届国际锣鼓节金奖,但随着同意煤矿的改制,宏辉一时的武迓鼓队曲终人散。且随着现代文化艺术的冲击,人们逐渐对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冷漠了。2006年,平定武迓鼓被列为了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其又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为此,平定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建立相关机制,各方联动以保护武迓鼓的传承和发展。为使武迓鼓更适应现代文化审美要求,县领导特邀国内业界专家对武迓鼓进行“问诊把脉”,2014年腊月,新编排的曲目《大唐娘子军》首先在阳泉春晚闪亮登场,后在全国第十七届群星奖山西赛区的300多个节目当中脱颖而出,获得山西省音乐类第一名。2016年10月,平定武迓鼓队《巾帼魂踞娘子关》曲目从全国5200个初选节目,268个复赛节目中一路过关斩将,冲进决赛,成为山西省唯一入围群星奖的音乐类作品,冲进由全国21家共同角逐的巅峰殿堂。同年,阳泉市政府将其列为“市十大文化亮点”项目。

从口口相传到整理成册,在山西阳泉平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迓鼓”历经千年得以“复活”,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夺目璀璨的明珠。这离不开每一代传承人的薪火相传,离不开每一代非遗人的开拓创新。而我们也要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