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校党员大会精神

首页 > 专题专栏 > 落实校党员大会精神 > 正文

凝心聚力谋发展 合力攻坚求突破 奋力开创阳泉师专重塑性改革 内涵式发展的新局面

2021年09月24日 15:45阅读数:

凝心聚力谋发展 合力攻坚求突破

奋力开创阳泉师专重塑性改革

内涵式发展的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信誉好的菠菜导航网大全党员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21年9月24日)

任晓华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信誉好的菠菜导航网大全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

中国共产党信誉好的菠菜导航网大全党员大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节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时刻,是在“十四五”开局起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高等教育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办学层次,为建设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新师范而努力奋斗。

一、七年来的工作回顾

2014年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一)党的领导不断加强

校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师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力促进了党建工作频出新亮点、业务工作整体新变化、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校党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面向本省、河北、山东、重庆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5896人(其中扩招生2193人),是2014年的2.3倍;150余名师生参加省师范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技能竞赛,累计获得一等奖17个,二等奖35个,三等奖49个,37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2名教师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竞赛,获得省十佳1个,三等奖1个;我校学生在省级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文集2部;“专升本”录取人数累计751人,连年保持较高水平,位于同类学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社会满意度高达86%以上。

(三)师资力量不断壮大

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13人,占比53.3%,比2014年增加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84人,占比39.6%,比2014年增加7人。逐步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与管理,评定了18名专业带头人和34名骨干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9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2%。2019年以来通过人才引进和公开招聘等方式,共录用专职组织员、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23人,“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四)专业建设稳步提升

经过不断优化调整,学校形成了以教育类为主,艺术类、公共服务类等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目前,我校已发展到17个专科专业,比2014年新增8个专业。承担省级以上教研课题8项,其中国家级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教辅1部;出版论著1部、专著8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6篇,《阳泉师专教育教学研究》出版20期,专业建设和科研水平取得新进展。

(五)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深挖“冠山书院”底蕴,延伸“文献名邦”文脉,不断打造上城书院、“要守文工作室”等文化传承阵地,同铸“两代师魂”、共塑“两代师表”;常态化开展“崇尚读书美德,打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师德师风”主题月、校园文化节、迎新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推进高雅艺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组织了音乐会、晋剧、话剧等优秀节目展演;利用红色教育资源,突出文化渗透,编排“古州烽火”红色教育情景剧,举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中共平定特别支部”成立95周年专题文艺演出等红色文艺活动,着力打造书香校园、红色校园、文化校园、文明校园。

(六)社会服务不断深入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一张文凭,多张证书”。深化校企合作,积极与用人单位、服务行业对接,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03家,推进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和早期教育等专业与北京、无锡等省内外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积极开展行业培训,承担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任务,培训教师9825名。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派驻第一书记、下乡扶贫、结对帮扶等活动,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七)党建工作深入推进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持续推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有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工作,规范建设支部党员活动室11个,重视和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制定出台《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实施细则》,累计发展党员163名,其中学生党员142名。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线上线下”齐发力,突出“一网、两群、三号”网络阵地建设,深度利用我市红色资源,建立了七亘大捷、赵家村平西抗日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切实提升了党性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同志们,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七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办好师专事情,蹚出发展新路,必须坚持“五个原则”:

一是必须把党的领导作为第一要求,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

二是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

三是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始终坚持内涵发展的办学之路;

四是必须把民生事业作为第一关切,切实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

五是必须把团结奋进作为第一保障,着力凝聚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省市教育工委、教育厅局的大力支持,凝结着历届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是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包含着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谨代表校党委向所有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成绩属于过去,经验启示未来。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相比,与兄弟院校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相比,与广大师生对学校的美好期待相比,学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还存在很多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一是专业发展还不平衡。专业建设赶不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节奏,专业特色优势不够鲜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市场对高职教育人才的要求,师生的创新创业和实际操作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二是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全校资源管理水平低,开放共享程度不足,人才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激励措施等;三是治理体系尚不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激发干群活力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治理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基础投入欠账较多。办学基础条件不适应当前师生需求,尤其是学生公寓、实验实训室、学生浴室等教育教学和综合服务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智慧校园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五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专业拔尖人才不足,“双师型”教师占比不高,专职辅导员力量不够。同时,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精神也有待提振,要坚决破除随遇而安、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封闭狭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精神懈怠风气,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六是党建和思政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较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亟需增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仍需提高。

以上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努力改进和重点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重要五年,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将是中心任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

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实施教育优先战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式与现代制造业的生产实践有效对接,为学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看,山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阳泉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层面看,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国务院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山西省也提出了《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为职教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具体思路和政策支撑。

今后五年,我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两化两型”办学理念,围绕“三大历史性转变”,实施“五项重塑性改革”,推进“六项内涵建设工程”,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新师范。

概括讲,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112356”的总体思路和部署。第一个“1”是坚持以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第二个“1”是以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新师范为战略目标;“2”是“两化两型”办学理念;“3”是“三个历史转变”;“5”是“五项重塑性改革”;“6”是“六项内涵建设工程”。

——实现“高水平应用型新师范”这一根本目标,就要坚持“两化两型”的办学理念:一是特色化、师范型。继承发扬师范院校传统优势,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瞄准国家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强化建设重点专业,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做大做强潜力专业,形成招进来、培养好、能就业的专业集群。二是区域化、应用型。聚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把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等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提升育训并举能力,拓宽办学渠道,不断探索专业多元化的办学之路。

——实现“高水平应用型新师范”这一根本目标,就要落实在“三个历史转变”上:一是教学型学校向应用型学校转变。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转变发展理念,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普通师范学校向特色师范学校转变。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道路,注重特色发展、错位竞争,用足用好“特殊教育”这块全省唯一的“金字品牌”,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三是阳泉地方院校向省级重点建设院校转变。聚焦创新、激发活力,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推进学校重塑性改革、内涵式发展,努力建成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师范,打造晋东高等教育的新名片。

——实现“高水平应用型新师范”这一根本目标,就要全力实施“五项重塑性改革”:一是学校治理体系改革。落实全面依法治校,逐步完善现代高校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学校系部体制改革。明确校、系(部)两级职权关系,激发系部办学活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三是教务管理系统改革。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打造教务管理平台,实现教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四是教职员工薪酬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导向作用。五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向社会化转变,提高学校后勤保障质量。

——实现“高水平应用型新师范”这一根本目标,就要大力推进“六项内涵建设工程”:一是人才建设工程,提升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后勤保障队伍能力水平。二是“金课”打造工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文化铸魂育人工程,加强我校文化传承,提升文化育人能力。四是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和管理智能化水平。五是合作共融工程,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六是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承载能力。

三、全力实施“五项重塑性改革”和“六项内涵建设工程”,全方位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实施“五项重塑性改革”

1.学校治理体系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强化章程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方面的基础作用。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修订完善校内各项管理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组织作用,充分保障师生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畅通监督渠道,发挥社会公众、媒体等力量在监督中的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学校系部体制改革。强化系(部)党的领导,进一步发挥系(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校、系(部)两级职权关系,落实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增强系(部)办学活力,拓宽系部办学空间,最大限度地释放学术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合理调整系(部)机构。结合学校实际,适时合并、撤销、新增系(部)教学机构,成立思想政治教育部,逐步建立与高水平应用型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二级教学机构,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3.教务管理系统改革。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运行,以实际需求为驱动,以信息化系统为核心,以规范业务流程为目标,逐步构建高效沟通、快速决策、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信息平台,整合教务管理、电子教案库、实训案例库等教学资源,将教育教学理念、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以信息化带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教学质量反馈和监控机制,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奖优罚劣”制度。建立教育质量社会评价体系,把毕业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水平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4.教职工薪酬体制改革。制定调控合理、激励有效、支撑有力的教职工收入分配政策,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确定绩效工资结构和分配方式,探索建立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导向作用。逐步提高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分配要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学校教职工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

5.后勤社会化改革。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努力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校内餐饮、公寓、物业等后勤服务管理进行改革,构建开放型校园后勤服务体系,支持校园后勤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和后勤管理模式的多样化,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加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基本实现学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

(二)推进“六项内涵建设工程”

1.人才建设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师德建设核心地位,加大师德师风考核力度,落实师德失范处理办法及师德档案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突出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健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评价、遴选和考核办法。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内培”和“外引”并举,为我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历学位和申报正高级职称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实现博士、教授数量逐年增加。加大教学名师培育力度,实现省级教学名师零的突破。集中力量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引导和促进中青年教师向“双师型”发展,逐步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注重从具有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和较强管理能力的人员中,选聘教学科研管理岗位人员。科学制定职员发展路径,健全职员考核制度,建立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打造管理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互通的“立交桥”。

加强后勤保障队伍建设。改进后勤管理,加强服务人员技能培训,开展技术交流、学习观摩和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健全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后勤服务质量。

2.“金课”打造工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中心建设,力争用五年时间将课程设置中的50%左右的课程资源实现数字化。大力培育精品课程,力争用五年时间建设成20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5门左右的省级精品课程。

加强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培育5-8个校级品牌专业,将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等专业打造成省级高水平特色师范专业。在建成“特殊教育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集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山西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完善教材选用机制,优先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每年支持和鼓励教师编写5本以上的校本教材、特色教材、规划教材。

健全科研管理机制,提升科研水平。加大经费投入,每年支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不低于10项,五年内争取省部级以上的教学改革项目不低于10个、省部级教学成果项目不低于3项。引导鼓励教师自主研究,增强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力争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在影响力较高的期刊上发表,力争五年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篇以上,出版专著20部以上。

3.文化铸魂育人工程。弘扬师专精神,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加强红色文化建设,修缮“中共平定特别支部”旧址,推动校训、校歌、校园文化标识和人文景观建设,加强校园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建设石评梅女子书院,选拔培养优秀女生入院就读,创作石评梅相关文学作品。建设“平定特别支部”红色景观带,打造成红色校园、人文校园。

鼓励校园文化建设,支持“星星草文学社”“冠山国学社”等学生社团发挥作用,提升学生文化社团的社会影响力。培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打造“一系一品”。组建教职工合唱团、健身运动协会等,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文明评比、礼仪演讲等各种竞赛,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4.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制定完善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管理规范体系。实施校园有线网络的千兆改造升级,校园无线网络无死角覆盖,主干网络IPV6升级等校园网络建设工程。打造移动校园服务平台和智慧校园平台,构建面向师生的“一站式”移动校园服务应用平台,构建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

推进现代化图书馆建设。根据办学需要,每年增加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不低于12000册,馆藏总量进一步提升。建成移动图书馆,电子资源24小时开放。服务教育教学,采购订购相关专业所需要馆藏资源和数据库。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提供多渠道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完善校园网格化管理的建设,推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安全体系,健全应对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5.合作共融工程。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构建学校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采取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拓宽就业渠道。传承师范特色,坚持从教基本功训练,夯实实践教学过程,新建高标准专用微格教室。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和“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将获得教师资格证等各类证书的必要知识融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建立专家咨询体系,提高校企合作科学性。设立校企合作咨询评估委员会,加强决策咨询、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深化校校(园)协同育人模式,加强优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将附属学校打造成优质的实践教育基地;与地方联合建设一批幼教早教专业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筹建附属康复中心,为特殊教育专业、康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提供平台,实现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一个实践教育基地的目标。建立“双导师”制,将行业导师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努力实现“教”“导”双丰收。

6.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开展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工作和相关基础工程建设,完成附属学校(二期)项目建设。推进教育教学场所及实验实训设施、学生公寓、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校内供水供暖改造、学生宿舍标准化改造、校园基础设施改造等民生工程,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实实在在提升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

四、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一)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好学校发展政治方向。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确保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把思政工作体系贯穿全过程。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课堂、研讨会、报告会等活动审查管理,完善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少数民族师生交流沟通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三)强化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共融合、共促进。加强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入口关,严格程序,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四)树立鲜明导向,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对不担当、不作为、懒作为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加强年轻后备干部培养,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强化纪律监督,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全力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五)深刻汲取教训,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深刻汲取个别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惨痛教训,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坚持挺纪在前、抓早抓小,用好“四种形态”,落实廉政谈话等制度,深入开展专题警示教育、纪法教育,以案示警、以案促改,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谨防校园内“微腐败”,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同志们,艰辛成就伟业,奋斗铸造辉煌。阳泉师专是一所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的学校,师专人历来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敢于胜利,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书写了“桃李满天下”的壮美画卷。站在建党百年新起点上,面对推进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的伟大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团结拼搏、接续奋斗,奋力谱写阳泉师专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谢谢大家!